近日,大广高速智慧化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智慧化提升围绕“智慧治理 畅安出行”目标,全面升级改造监控、通信、收费、配电等设施,实现综合管控、应急处置、收费服务、便捷出行、数字支撑等能力全面提升,成功打造河北省在役高速公路首条低成本、轻量化、可复制的智慧运营示范路。2024年,该项目荣获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项目。
梯度感知、数据融合,构建综合管控智慧网
针对大广高速不同区段的交通流特性,项目创新采用“梯度化轻量化”外场感知建设方案——在交通流量密集、事故易发的重点区段,精准部署雷达设备,实时捕捉车流变化;在出入口、互通立交等重点点位,安装高清卡口相机、车型识别摄像机,实现对车辆信息的精准识别与记录;在一般路段,通过路段视频监控系统,提升路况监测水平。
同时,依托先进的数据融合推演技术,对雷达采集的车流数据、卡口捕捉的车辆信息、路面监测的交通事件数据等多源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综合分析。透过数据分析,系统可实时监测重点路段交通流量变化、精准追踪重点车辆行驶轨迹、研判车流拥堵趋势,为路段交通管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大幅提升了大广高速的综合管控能力与应急响应速度。
AI检测、多方联动,打造特情快速处置链
交通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是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的关键。此次智慧化提升中,大广高速在全路段部署了视频AI事件检测系统,该系统具备“秒级识别、自动报警”能力,可实时监测路面异常情况,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同步推送现场画面,实现突发情况精准感知、快速响应。
项目还打通了与路政、交警、气象、救援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起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当AI系统发现异常事件后,可及时推送事件信息,路政人员快速赶赴现场处置、交警及时疏导交通、救援力量提前做好准备,各环节无缝衔接,有效缩短了突发事件处置时间,显著提升了道路应急处置效率与救援指挥调度能力,让司乘人员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多维发布、实时更新,构建美好出行服务圈
“出门前能知道路况,路上能看到实时提示”是广大司乘人员美好出行的共同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大广高速重点升级了出行服务系统,从硬件设施和数字服务两方面发力,构建多渠道、多方式的出行信息服务网络。
在硬件层面,项目在路段内新增及更换情报板50套,覆盖主要出入口、服务区、长下坡等关键位置,情报板信息更新频率大幅提升,可实时发布路况提示、限速信息、天气预警、施工公告等内容,让司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随时掌握道路动态。在数字服务层面,项目创新结合互联网导航地图,开发“虚拟情报板”功能,司乘人员通过手机导航APP,即可在出发前、行驶中实时获取大广高速的精准路况信息,实现线上导航与线下路况信息的精准同步,确保司乘对大广高速路况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与便捷性。
集中办公、协同处置,打造指挥调度中枢站
为提升协同效率和处置效能,此次改造充分利用新建设的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将保通保畅应急中心、机电管理中心、运营管理部等关键岗位人员集中部署在路段指挥调度中心,打造“一站式”协同办公中枢。
该平台首次创新应用了AI人机交互系统,可通过工作人员的对话直接控制业务应用,以语音形式查询摄像机实时视频、路况数据、事件数据等,帮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大大提升了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沟通的便捷性和快捷性。工作人员可通过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全路段路况、设备运行状态、事件处置进度等信息,有效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效能,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还大幅提高了跨部门协作效率与沟通质量,让运营管理决策更高效、指令传达更迅速,从整体上提升了大广高速的运营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
“三化”布局、云端升级,开启快速通行便捷门
收费站是实现智慧化场景落地的主阵地。此次改造以衡水收费站、白洋淀收费站为第一批试点进行“三化”布局升级改造——收费设备智能化,取消传统收费亭,启用一体化智能机器人及关道一体机,实现自助发卡、自助缴费、车型智能识别等功能;收费车道设备集中化,采用一体机、户外综合机柜等,通过IP网络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设备在线统一代管理;特情处理在线集中化,设立智慧综合服务云仓,收费人员通过远程协助、语音提示等方式,即可为司乘人员快速解决特情问题。
升级改造后,衡水收费站、白洋淀收费站实现少人化值守,同时,特情问题的高效处理,有效减少了车道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收费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服务水平,促进“收费站”向“服务站”的升级转变。经测算,入口平均发卡效率提升约10%,出口平均收费效率提升30%,让司乘人员在通行过程中享受到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此次大广高速智慧化提升,是科技与交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大广高速将继续以服务群众美好出行为导向,持续优化智慧化运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为广大司乘安全便捷出行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作者:李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