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重庆召开理事会,发布了《公路隧道专业白皮书(试行版)》。
值得一提的是,浙高运公司自主研发的7项技术成功入选。其中,隧道低压细水雾灭火技术入选“重大技术”目录,“高瞳”Nova视频事件检测系统、隧道控速视觉诱导系统、数控消防箱、隧道数字孪生全息感知平台入选“重大装备”目录,基于直流供电的隧道机电运营安全与节能技术、隧道照明智能化随车调光及节能管控技术入选“四新技术”推广目录。
隧道低压细水雾灭火技术
隧道低压细水雾灭火技术是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重大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浙高运公司通过开展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行车道、紧急停车带区域的实体火灾测试,验证了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场景下灭火、控火及降温的有效性。
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由泵组单元、分区控制阀、预制式管道喷头等组成。该系统具有耗水量少、灭火效能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的优点,可实现扑灭隧道火灾、控制火灾蔓延、冷却火场高温、减少烟气紊乱等效果,最终实现对隧道主体结构的有效保护,为隧道火灾事故的人员救援和疏散提供坚实基础与关键保障。
“高瞳”Nova视频事件检测系统
“高瞳Nova”是浙高运技研中心为了提升道路异常事件主动发现率,提升道路行车安全性自主研发的一款集机器视觉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为一体的事件检测产品。
该系统新增了丰富的物联网接口,可与“数控消防箱”“温湿度传感器”“雷达检测设备”等物联网设备项结合,对检测到的事件信息进行立体告警,使道路事件检测更加多元化。此外,该系统还新增了区域自适应算法、告警事件智能过滤等功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更高效。目前,该系统在浙江省内的高速、省道等营运道路应用超12000路。
隧道控速视觉诱导系统
隧道控速视觉诱导系统充分利用了人眼潜意识中对光的追逐特性,主动引导驾驶员以LED诱导标跑动速度前进,从而降低隧道内行车速度,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该系统还可兼作隧道轮廓诱导功能,具备提醒道路的线性,增强视觉感受、改善隧道内照明等效果。
该系统先后在溪口隧道、大梁山隧道、泗周岭隧道进行试点试用,控速效果良好,超速率由24.53%下降至11.58%,车辆速度偏离均值由13.3下降为7.8,隧道中间段、隧道出口段平均车速均下降10公里/小时左右,控速效果显著。
数控消防箱
数控消防箱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底层采集终端,实现在线监测消防箱内设施状态。在发生异常事件后,后端的监控平台可自动告警并精准定位消防箱位置,独创的智能语音可还以根据取用的消防设施自动播报对应的使用说明协助司乘人员进行自救。
目前,数控消防箱已在金丽温、龙庆龙浦、云景高速公路以及丽水市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段交界改造工程兰口隧道和水腊公路大梁山隧道等隧道布设,累计应用超1600套,有效提升了隧道消防设施完好率及应急处置能力。
隧道数字孪生全息感知平台
隧道数字孪生全息感知平台基于高精地图与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1:1实景还原的数字孪生底座,有效破解了传统隧道管理中视频碎片化、多系统数据割裂等难题。
该平台通过激光雷达、AI相机等全息感知设备全域布设,结合智慧基站数据融合,实现对通行车辆的“身份绑定”和全程追踪,能够实时映射车辆特征、行驶状态及交通事件至三维可视化界面。在运行监测方面,该平台能够实现车辆精准定位与“两客一危”重点监管,快速的应急响应能够降低二次事故风险,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型,提升隧道安全应急管控能力。
基于直流供电的隧道机电运营安全与节能技术
基于直流供电的隧道机电运营安全与节能技术是根据直流电的特性及隧道设备负载用电现况,为解决原供电系统能耗及造价高、设备寿命及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的。
围绕安全运营、节能低碳、智慧感知三个目标,该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负荷类型给出针对性的直流供配电方案。通过融合直流供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面向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首次设计并实现了“直流+光伏+储能”的多模式混合供配电策略。
隧道照明智能化随车调光及节能管控技术
隧道照明智能化随车调光及节能管控技术构建起了一套“五位一体、多维度调光”的隧道智慧照明系统架构。
该技术通过流量监测、环境采光、车辆检测、事件监测等多重手段,结合智能调光、精准调光、安全调光、应急调光等策略,能够全方位优化隧道照明。同时,该技术还兼具在线监测与智能养护功能,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了隧道照明的智能化管理。
来源:“浙高运之窗”微信公众号
采发:魅力高速网会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