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江苏高速携手公安部门开展警企联合行动,通过数据稽核与跨部门协作,成功查处并追缴多起假冒绿通车跨省逃费案件,追回通行费30余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此次行动有力维护了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秩序,保障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以下简称“绿通”)政策的公平公正实施。
2025年7月19日,宁沪公司在复核车辆通行费拆分数据过程中,发现一辆苏C牌照平板半挂车存在无通行费拆分流水记录、证件信息异常等情况。依托省级稽核系统,回溯发现该车曾于7月16日在江苏某收费站申请绿通优惠。宁沪公司随即向省稽查管理中心上报相关线索,并联合高管中心开展车辆信息研判分析。经公安交警部门专业核验,确认该车所持行驶证载明的外廓尺寸与实际车辆严重不符,属于使用伪造行驶证违规骗取绿通政策的假冒车辆。
经前期精准研判锁定目标车辆轨迹后,高管中心通启管理处联合宁沪公司南部通道管理处开展跨单位协作,于小海收费站实施联合布控,在交警部门的协同下成功查获涉案车辆。经现场测量,该车挂车长度达17.5米、宽度3.3米,明显超出享受绿通优惠的车辆规格标准,证实其违规事实。通过调取该车近一年通行记录,查实该车涉嫌逃漏通行费共计38.3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依法立案处理。今年以来,在省稽查管理中心的统筹协调下,高管中心与宁沪公司已查获同类逃费车辆20余辆,涉案总金额达160余万元。
此次案件的成功处置,为江苏高速公路稽核管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技术赋能构建智能防控网。进一步提高绿通车辆智能化查验水平,依托省级稽核系统多维数据,分析挖掘异常车辆通行规律、逃费特征,提升假冒绿通车辆发现率;二是联动赋能形成执法合力。继续深化联动联查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明确逃费车辆大额上报、线索移交、联合布控、证据固定等各环节职责与时限,确保逃费车辆查处工作高效衔接;三是治理赋能强化震慑效应。实施“常态稽核+专项整治”双轨模式,日常通过系统实时监测高频违规车辆,定期开展全省范围集中排查行动,对查实的假冒绿通车辆依法追缴费用,同时公开典型案例形成警示,实现“发现一辆、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治理效果。
下一步,江苏高速将继续保持对假冒绿通车辆的严打态势,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全力维护高速公路收费秩序与运营环境,让“绿色通道”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暖心通道”。
来源:“江苏交通控股营运管理”微信公众号;魅力高速网会员部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