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热情高涨,人流、车流、物流交织叠加,假期路网日均流量和峰值流量双创历史新高,联网高速出口总流量突破2200万辆,日均446.57万辆,同比增长6.33%,峰值流量出现在假期首日,为521.31万辆,较2024年“五一”假期历史峰值增长4.68%。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出行高峰,江苏高速打出保畅组合拳,以智慧化、精准化、人性化服务护航公众平安便捷出行。
全域布防筑牢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安全。节前,开展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对事故多发、易拥堵路段以及高填高挖、邻水临崖、软土路基、桥梁涵洞等高风险区域进行“立体扫描”,建立隐患整改清单销号机制。二是加强源头风险防范。严格落实入口“拒超”“拒危”,大客车2-5时禁行,危化品运输车全时段禁行,通过“技防+人防”双重保障,将道路运输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节日期间收费站入口累计劝退超限车辆3706辆、其它不符合上路条件的车辆668辆。三是加强交通违法治理。开展“两客一货”集中日区域协作专项整治行动和交通安全管理“六项工程”,加大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指数。
多方联动锻造应急尖兵
一是夯实三级值班机制。拧紧“路网-路段-站区”三级应急指挥链,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双班备勤制度,各级值班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快指令传递速度、提升应急处置效能。二是深化多方协同联动。构建“一路三方”+消防+医疗等多方联动机制,路网共布设402处应急救援驻点、43处交通事故快处理赔点、37处消防联勤点、28处医疗值守点。三是强化应急力量配备。联合配备6600余名三方应急人员、384名消防指战员、81名医疗救护人员,配置1445台清障救援设备、50余辆消防车、28辆救护车,应急保障力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整体增加30%,确保各类突发事件高效处置。
科学管控畅通路网动脉
一是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创新构建“1个总体方案+10个专项方案+12个路段具体实施方案”的疏堵保畅工作体系,形成立体化保畅网络。实行“五一”大流量保畅包干保障工作机制和每日复盘通报机制,每日对所辖路段通行流量、交通拥堵以及应急救援、保畅策略等情况进行复盘评估。二是落实分级预警管控。建立“3公里、5公里、8公里”三级预警管控机制,科学实施交通渠化、远程诱导、交替放行等策略,动态启用326公里应急车道,177架无人机组成“空中突击队”,辅助参与事故快处等工作,提高道路通行和交通事故处置效率。三是实行高普协作联动。针对江阴大桥、苏通大桥、G1515盐靖高速兴化段、G25宁杭高速溧阳段等重点区域路段,实施“高普联动”协同会战,打通平行国省道分流通道,平衡高地流量,提升路网通行效能。
温馨服务护航公众出行
一是做好信息发布。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假期出行服务指南,制作“五一”假期出行服务访谈节目,创新开设“云上服务站”——通过抖音直播间、导航平台等多渠道实时推送路况,动态更新道路情报板,累计发布路况信息2.1万余条。二是加强充电保障。加布固定充电枪224把、移动充电枪212把,全网共设置固定充电枪2272把、移动充电枪262把,全力保障假期充电需求,充电桩使用效率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提升基础服务。服务区开启“假日+”服务模式,延长业态经营时间至24时,在大流量服务区增设1030个临时停车位,科学实施“潮汐式”停车位管理,提高容纳能力。充分发挥“一路三方”党建联盟合力,200余个便民服务点提供热水、应急药品、出行指引等暖心服务,为广大出行公众营造温馨便捷的出行环境,用看得见的温度诠释“茉莉高速处处是家”。
来源:江苏交控营运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