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国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江苏高速再添关键突破——2025年11月1日,“江苏交控收费站营运电子台账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收费站营运管理“全要素覆盖、全流程再造、全智能管控”的深度升级,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江苏样板”,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纸质台账的管理瓶颈,为智慧交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从“纸张”到“指尖” 收费管理效率跃升90%+
传统收费站营运管理中,纸质台账长期存在“数据分散难整合、更新滞后易脱节、查询耗时效率低”三大痛点,纸质台账需人工逐一登记、核对,既占用大量人力,又易出现数据误差。而电子化台账系统的上线,将原有6大类56项纸质台账精简至3大类8项,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系统全面覆盖收费现场调度、站区安全管理、设备运维记录等关键业务,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终端“指尖操作”,即可完成数据实时录入;系统还能自动完成台账分类、整理与归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据统计,系统上线后累计自动归集营运数据31.82万条,收费站数据录入、核对、汇总等核心业务效率提升90%以上,彻底告别“纸质堆积、人工统计”的传统模式,迈入数字化高效管理新阶段。

从“纸间”到“云端” 基层工作负担缩减90%
“以前交接班,光登记、核对设备状态、清点物资就要15分钟,现在手机点一下,上一班的运行数据、设备情况全清晰,1分钟就能完成交接!”这是电子化台账上线后,收费站班长们最直观的感受。针对基层班组“交接班流程繁、纸质记录耗时长”的痛点,系统专门开发交接班模块,实现班前班后数据“云端自动流转”;同时支持班前班后会议“语音转写”、现场巡查“快速标注”等功能,所有业务操作均通过终端实时完成,无需再人工填写纸质表单。
数据显示,系统上线后,收费站纸质台账处理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次压缩至1分钟以内,基层工作“减负、减压、减量”成效显著,让工作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服务与安全管控中。

从“纸汇”到“智慧” 营运管理迈入新阶段
过去,各路桥单位每月需花费大量时间收集、汇总收费站纸质台账,数据整理周期长、分析难度大,难以支撑精准化、信息化的管理决策。而电子化台账系统的落地,不仅重塑了营运管理流程,更成为智慧化管理的“数据基石”。
系统为每个业务模块配备“实时查询、自动汇总”功能:收费站管理人员可随时调取特定时间段内的值班记录、会议纪要、巡查报告等数据,无需再人工翻找纸质档案;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还能为后续的运营分析、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台账数据信息化输入、可视化输出、智能化应用”。

结语:以“数智”绘就交通新图景
江苏高速以电子化台账系统为突破口,不仅实现了“降本减负、管理提效、业务提质”的核心目标,更搭建起“云端录入、云端存储、云端运行”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江苏高速将持续以“数智化”为笔,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朝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交通愿景迈进,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来源:“江苏交通控股营运管理”微信公众号